[摘要] 隨著四年一度的世界杯開幕在即,不少啤酒商家為爭奪銷售終端,在熱門的大排檔一條街進行大規模的“圈地運動”,企圖實現區域壟斷。
  特約記者 陸一夫 吳綿強 發自廣州
  “不少大排檔都只賣一種啤酒,我們沒得選擇也沒辦法,只能接受。”一位姓周的食客告訴記者,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喪失了選擇品牌消費的權利,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隨著四年一度的世界杯開幕在即,不少啤酒商家紛紛摩拳擦掌,從啤酒的包裝到價格都使出渾身解數。然而記者發現,不少啤酒商家為爭奪銷售終端,在熱門的大排檔一條街進行大規模的“圈地運動”,企圖實現區域壟斷。
  時代周報記者歷時一周,走訪廣州市區各熱門大排檔區域,發現壟斷現象的確存在。調查中,多數大排檔只賣一種或兩種啤酒,只有少部分提供4種以上的啤酒供顧客挑選。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食肆選擇成為某種啤酒的“專場”,雖然根據協議規定不能出售其他啤酒,但可以拿到不同種類的“專場費”。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一家中等規模的大排檔每個月可以拿取數千到上萬不等的“專場費”。
  近年來不少媒體曝光啤酒行業銷售的潛規則,但事實上大部分酒店餐飲企業並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涉嫌商業賄賂。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經營者不得以財物為誘餌獲取商業機會,排擠其他經營者,國家工商總局對此也有明文規定。
  2008年,青島啤酒溫嶺總代理被曝因涉嫌巨額商業賄賂,被當地工商局處以行政罰款,涉案的6家單位共被罰172.7萬元。
  而上海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仇少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啤酒“專場”現象不是正常市場競爭,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甚至可能列入商業賄賂範疇。酒店、燒烤攤收了所謂的“進店費”、“買斷費”,實際上是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工商部門應當依法查處。
  而啤酒營銷專家方剛則認為,“專場費”的出現是啤酒行業惡性競爭的結果,啤酒廠商是在“砸錢圈地”。
  啤酒“專場”大行其道
  時代周報記者來到廣州市多個熱門的大排檔一條街進行調查。這幾年來,隨著廣州市中心鋪租上漲的壓力,不少類似大排檔的中低端食肆紛紛搬出了繁華路段,遷到相對偏遠的地區開張。記者發現,海珠、番禺和白雲區等地成為目前較為熱門的大排檔選址。
  廣州啤酒銷量大幅增長的背後,啤酒推銷員功不可沒。一位負責百威的推銷員告訴記者,她已經在廣州工作一年多,每天晚上都需要賣出300瓶以上,到月底按啤酒的銷量提成。
  記者來到海珠區下渡路一家生蚝燒烤店,兩位身穿珠江和青島品牌服裝的啤酒推銷員熱情地向記者推銷她們的啤酒。但當記者提出要喝另一品牌的啤酒時,服務員表示這裡只賣兩個品牌的啤酒。
  同樣,在下渡路附近的其他大排檔也存在類似的現象,其廣告牌也是由啤酒廠家贊助提供。記者走訪了當地多家大排檔,大部分店內只售一個或兩個牌子的啤酒。
  食客周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的印象中,類似的啤酒“專場”以前在夜場、餐館中較為多見,但近年以來,似乎連大排檔也成了不同品牌啤酒“圈地”的場所。他在多個大排檔都發現了這種“壟斷”現象。
  據瞭解,大排檔賣場收取啤酒商家的“專場費”,一般分為3種類型:一是進場,即允許其產品進場銷售;二是專場,主賣某種啤酒;三是專賣,不允許其他同類產品在該店銷售。這3種形式的費用依層次遞增。為了排擠競爭對手,一些有實力的啤酒廠商會選擇向大排檔支付專場費,要求大排檔推薦並主賣它們的產品。實際上,這個費用就是對大排檔少賣其他企業產品的一種補償。這種專場費的形式不僅在啤酒,在其他酒類也很常見。
  記者也走訪了廣州大學城的部分大排檔。以貝崗村的店家為例,記者發現這裡的壟斷程度並不高,有不少大排檔能提供3種品牌以上的啤酒。一位店家告訴記者,由於學生對啤酒的消費需求較低,因此還沒有達到專場的程度,主要還是根據食客的偏好來決定提供哪些品牌的啤酒。不過他透露,大學城的啤酒供應商相對單一,記者隨機調查的大部分店家的啤酒都出自同一個供貨商。
  廠商鼓勵“圈地”壟斷
  記者以供貨商的身份撥通了一位專營青島啤酒的海珠區經銷商。他向記者透露,目前海珠區的青島啤酒業務員共17位,他們基本上承包整個海珠區的青島啤酒批發供應。在廣州市十二區均有他們公司的經銷商。
  這位經銷商向記者透露成為“專場”的好處,除了較低的進貨價外,啤酒廠家還有其他更大的支持力度。“一般啤酒的批發價在每支2.9元左右,如果成為專場,我們的批發價可以低至2.5元。一箱啤酒的成本就降低了六七元,某些品牌的啤酒會降低十幾元。”他說,平均每個月的銷量都有幾百箱,相當於節省了成本數千元。
  另有廠家相關人士透露,為了成為“專場”又不至於被指為“商業賄賂”,啤酒廠商會通過獎勵、補貼、返點、贈送冰箱等方式代替“專場費”。某些啤酒廠商與大排檔經營者約定,只要不讓其他啤酒進場銷售,則每賣出多少箱本品牌的啤酒,就可獲得相應獎勵。
  記者來到海珠區寶業路一帶的食肆走訪,發現上述現象十分普遍。不少啤酒廠商直接冠名店家的外觀招牌,店內的冰箱和酒盃均打著廠商的品牌,儼然成為專賣場。一位店家告訴記者,隨著天氣開始轉熱,啤酒的銷量開始上升,食肆之間的價格戰將打得更加激烈。
  記者觀察到,部分店家已經率先推出10元4瓶啤酒的超低價吸引顧客。與此同時,多家超市也大打“促銷牌”,“開蓋中獎 ”、“買就送”等優惠活動隨處可見。其中部分進口、中外合資品牌啤酒也開始放低身段,加入促銷戰。
  在走訪的多家餐飲食肆中,珠江、青島、百威啤酒名列前三名,市場覆蓋率最高的是珠江啤酒,達一半左右。由於廣州人更偏愛本地啤酒,所以珠江啤酒依然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隨著外來人口不斷增多,不少店家已經放棄了珠江啤酒。而青島、百威、哈爾濱啤酒在廣州市內的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至於國外品牌喜力、虎啤、嘉士伯也在一些大排檔里有售,不過數量偏少。
  “專場費”或涉商業賄賂
  事實上,近年來啤酒行業的利潤空間不斷縮小,其中啤酒廠商的營銷成本已經高於生產成本,反映出啤酒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啤酒的生產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5%,其中麥芽和酒瓶在生產成本的占比中均為30%-40%,而營銷成本卻占比高達65%,這部分的成本包括了進店費、促銷費用、媒體投放、人員工資等成本。
  以青島啤酒為例,其年報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青島啤酒的銷售費用逐年走高,近四年年均增速約為12%,高於營業收入和公司凈利潤。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今年公佈的數據顯示,華南作為啤酒銷售大區,其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率只有7.8%,而華北與華南利潤總額同比下跌幅度均超過兩位數。
  此前,青島啤酒董事長孫明波在2014年中國啤酒年度峰會提到,雖然國內啤酒行業的生產和質量水平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但是同質化現象嚴重。“價格戰,包括市場投入都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上海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仇少明表示,啤酒廠家給予銷售商“專場費”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是以排除競爭對手為目的。他認為,“專場費”是否涉嫌商業賄賂不能一概而論。商業賄賂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兩個,一是不如實入賬,即賬外給付;二是不是明給,即暗中給付。“如果啤酒廠商給予的折扣和實物如實入賬,屬於普通的商事行為,否則即構成商業賄賂。”
  啤酒營銷專家方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專場費”的出現是行業惡性競爭的結果,啤酒巨頭並不是依賴品牌而是資本和勢力完成市場擴張,把市場的銷售終端變為各自的地盤,實際上是“砸錢圈地”。
 
(編輯:SN0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trvbdgbqbjgl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